8月2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公布。这一重磅文件的出台,为我国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在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文件出台背景与意义城市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其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人口增加到9.4亿人。然而,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也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意见》的出台深刻把握了我国城市工作“时与势”的深刻变化,是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指南,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提供了战略指引和实施路径。
二、主要目标:描绘城市发展新蓝图《意见》明确了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将取得重要进展,具体表现为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不断完善,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人居品质明显提升,绿色转型深入推进,安全基础有力夯实,文化魅力充分彰显,治理水平大幅提高;到2035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将基本建成。这一目标体系为城市发展设定了清晰的阶段性任务,指引城市朝着更高质量、更具内涵的方向迈进。
三、重点任务:多维度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意见》部署了一系列重点任务,涵盖城市发展的多个关键领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
(一)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稳妥有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有助于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能够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提高中小城市和县城承载能力,则为人口合理流动和产业梯度转移提供了空间,促进城市体系的均衡发展。例如,长三角城市群通过一体化发展,在交通、产业、生态等方面实现了深度合作,提升了区域整体竞争力。
(二)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因城施策增强城市发展动力,要求各地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激活城市存量资源潜力,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为城市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提升城市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有助于城市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拓展发展空间。比如,一些城市通过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激活了本地资源,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
(三)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能够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质和生活便利性。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是城市正常运转的保障。提升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水平,能够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促进社会公平。例如,某城市通过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完善公共交通网络等措施,显著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意见》强调绿色转型深入推进,有助于减少城市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包括推广清洁能源、加强节能减排、建设绿色建筑等方面。一些城市通过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降低了碳排放,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五)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意见》提出夯实安全基础,有助于城市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这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性,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例如,一些城市通过加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等措施,增强了城市的安全韧性。
(六)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意见》强调彰显文化魅力,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城市的历史文化,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这包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一些城市通过打造文化街区、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促进了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
(七)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高效的治理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意见》提出大幅提高治理水平,需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手段的应用。这有助于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例如,一些城市通过建设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城市运行的实时监控和精准调度。
四、保障措施:全方位提供发展支撑为推动城市发展方式全面转型,《意见》就加强组织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城市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构建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城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健全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等领域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城市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五、利好板块与领域(A股板块分类)(一)建筑装饰板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拉动:《意见》提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涵盖交通、能源、水利等多个领域。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直接带动建筑装饰企业的业务增长。例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大量的站台装修、隧道装饰等工作;城市能源设施更新可能会涉及变电站、管道等的装饰与改造。完整社区建设带来机遇: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意味着要进行大量的社区环境改造、公共空间装饰等工作。建筑装饰企业可以参与到社区的景观设计、休闲设施装饰、楼体外观美化等项目中,为提升社区品质贡献力量。建筑装饰板块优质企业统计:交通建设细分板块中国交建(601800):作为重型基建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交通建设在交通建设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涵盖港口、航道、公路、桥梁等多个方面。四川路桥(600039):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在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山东路桥(000498):专注于公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遍布全国多个地区。浦东建设(600284):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建设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参与多个重大交通项目。龙建股份(600853):在东北地区交通建设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业务涵盖公路、桥梁、隧道等。能源建设细分板块中国能源建设(03996.HK,A股可能关联中国能建601868):作为环保工程领域的佼佼者,中国能源建设在能源建设方面具有全面优势,涵盖电力、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东方电气(600875):在发电设备制造和能源工程建设方面具有领先地位,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海电气(601727):业务涵盖能源装备、工业装备等多个领域,在能源建设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特变电工(600089):专注于变压器、电线电缆等电力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同时涉足能源工程建设领域。中国核建(601611):在核电建设领域具有垄断地位,同时积极参与其他能源建设项目的竞争。水利建设细分板块中国电建(601669):作为水利建设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电建在水电站建设、水利工程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葛洲坝(600068,已与中国能源建设合并,但原业务仍具参考价值):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曾参与多个重大水利项目。安徽建工(600502,旧名“安徽水利”):在安徽省及周边地区的水利建设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粤水电(002060):专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遍布全国多个地区。钱江水利(600283):在浙江省水利建设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二)房地产板块政策引导下的品质提升:随着对“好房子”建设的推进,房地产企业将更加注重房屋的品质和设计。这促使房企加大在产品研发、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投入,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住宅。例如,采用节能环保材料、智能化的家居系统等,提升房屋的附加值。城市更新项目带来新契机:激活城市存量资源潜力,推动城市更新是《意见》的重要任务之一。房地产企业可以参与到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等项目中,通过重新规划和开发,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打造新的商业和居住空间。房地产高品质设计类公司统计:节能环保材料细分领域东方雨虹(002271):作为防水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东方雨虹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房地产领域,同时积极研发节能环保型防水材料。北新建材(000786):在石膏板等节能环保建材领域具有领先地位,产品广泛应用于房地产装修市场。伟星新材(002372):专注于塑料管道等节能环保建材的研发和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房地产给排水系统。坚朗五金(002791):在建筑五金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产品涵盖节能环保型门窗五金等。亚士创能(603378):在保温装饰板等节能环保建材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智能化家居系统细分领域海尔智家(600690):作为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尔智家积极布局智能化家居系统,提供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美的集团(000333):在智能家居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产品涵盖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等多个方面。格力电器(000651):虽然以空调产品为主,但格力电器也在积极拓展智能家居领域,推出多款智能家电产品。拓邦股份(002139):专注于智能控制器等智能家居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生产,为多家知名家电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和而泰(002402):在智能控制器领域具有领先地位,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等多个领域。(三)环保工程板块绿色低碳转型的直接受益者: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要求推广清洁能源、加强节能减排、建设绿色建筑等。环保工程企业可以在污水处理、大气治理、固废处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为城市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环保设施,助力城市实现绿色发展。生态修复项目需求增加: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环保工程企业可以承接城市湿地修复、河道生态治理等项目,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环保工程板块的相关企业统计:污水处理细分领域碧水源(300070):作为膜生物反应器水处理技术的领军企业,碧水源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显著优势。首创股份(600008):在国内水务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业务涵盖污水处理、供水等多个方面。兴蓉环境(000598):在西部地区污水处理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津膜科技(300334):专注于超/微滤膜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污水处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维尔利(300190):在生活垃圾与工业废水协同处理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大气治理细分领域龙净环保(600388):作为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的龙头企业,龙净环保在除尘、脱硫、脱硝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远达环保(600292):在烟气治理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等行业。清新环境(002573):专注于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多家大型企业提供环保解决方案。雪浪环境(300385):在烟气净化与灰渣处理系统设备方面具有领先地位。菲达环保(600526):在电除尘器等大气污染治理设备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固废处理细分领域三峰环境(601827):作为国内领先的垃圾焚烧发电全产业链服务商,三峰环境在固废处理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绿色动力(601330):在全国性垃圾焚烧发电运营方面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瀚蓝环境(600323):覆盖固废处理全产业链,包括垃圾焚烧、危废处置及环卫一体化等多个方面。高能环境(603588):在固废处理、土壤修复及危废处置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启迪环境(000826):覆盖固废全产业链,包括垃圾焚烧、餐厨处理及再生资源回收等多个方面。城市湿地修复细分领域东珠生态(603359):主营业务包括生态湿地保护、水体治理等多个方面,在城市湿地修复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建工修复(300958):专注于环境修复领域,包括湿地修复、土壤修复等多个方面。正和生态(605069):在生态景观设计、生态修复与景观工程建设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蒙草生态(300355):在草原生态修复、湿地保护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绿茵生态(002887):专注于生态修复领域,包括湿地修复、盐碱地改良等多个方面。河道生态治理细分领域大禹节水(300021):在农田水利、河道治理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中持股份(603903):主营业务包括污水处理运营、污水及污泥处理EPC等多个方面,同时涉足河道生态治理领域。清新环境(002573,虽主要在大气治理,但也有河道治理相关技术):通过拓展业务领域,清新环境也在河道生态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华骐环保(300929):在污水处理及水环境治理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同时涉足河道生态治理项目。节能国祯(300388,旧名“国祯环保”):在污水处理及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包括河道生态治理等多个方面。(四)公用事业板块能源供应保障需求增长: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能源领域的建设。随着城市的发展,对电力、燃气等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公用事业企业中的电力、燃气公司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保障能源的稳定供应。例如,建设新的变电站、燃气管道等,满足城市生产和生活的能源需求。水资源管理与利用提升: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重要内容。水务公司可以参与到城市供水、排水系统的建设和改造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例如,推广节水技术、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等。公用事业板块的优质公司统计:城市电力新建设细分板块国家电网相关上市公司(如国电南瑞600406):作为国家电网的核心供应商,国电南瑞在智能电网、特高压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许继电气(000400):专注于电力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网建设领域。平高电气(600312):在高压开关等电力设备领域具有领先地位,为电网建设提供关键设备。中国西电(601179):作为输配电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西电在电网建设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特锐德(300001):专注于箱式变电站等电力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为城市电网建设提供配套产品。燃气等能源新建设细分板块新奥股份(600803):在燃气供应、燃气工程安装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深圳燃气(601139):在深圳市燃气供应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积极拓展周边地区市场。重庆燃气(600917):在重庆市燃气供应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百川能源(600681):在京津冀地区燃气供应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佛燃能源(002911):在广东省燃气供应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城市水利建设细分领域中国水务(00855.HK,A股关联相关水利建设企业:大禹节水、钱江水利等):虽然直接A股上市公司不多,但中国水务在水利建设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可关注其A股合作伙伴或类似业务企业。青龙管业(002457):专注于管道工程建筑,为城市水利建设提供关键管道产品。龙泉股份(002671):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等水利建设用管材领域具有领先地位。韩建河山(603616):主营业务包括PCCP等水利建设用管材的研发和生产。国统股份(002205):在PCCP等管道产品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为城市水利建设提供配套产品。(五)计算机应用(智慧城市相关)板块数字化治理的技术支撑: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需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手段的应用。计算机应用企业可以为城市提供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大数据分析系统等技术解决方案。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实时监控,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城市决策提供依据。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需求:在城市交通领域,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将成为趋势。计算机应用企业可以参与到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停车管理、公共交通调度等系统的开发和建设中,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智慧城市相关板块优质公司统计:数字化治理细分领域数字政通:专注于城市管理信息化领域,为政府提供数字化治理解决方案,是数字化治理领域的领军企业。南威软件:在政务信息化、公安信息化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为政府提供全面的数字化治理服务。太极股份:作为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太极股份在数字化治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提供从咨询到实施的全方位服务。东华软件:在智慧城市、医疗信息化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数字化治理解决方案。浪潮软件:专注于软件与系统集成领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数字化治理相关的软件和服务,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启明星辰:在网络安全领域具有领先地位,为数字化治理提供安全保障,是政府和企业信赖的网络安全服务商。美亚柏科:专注于电子数据取证、网络安全等领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数字化治理相关的技术和服务,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博思软件:主营业务为财政电子票据及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软件,为政府提供数字化治理相关的软件和服务,市场占有率较高。辰安科技:在公共安全应急、城市安全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政府提供数字化治理解决方案。深桑达A:业务涵盖基于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的综合信息服务,为政府提供数字化治理相关的网络和服务,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智能交通系统细分领域熙菱信息:专业从事软件研发、高端系统集成、智能工程等高新技术业务,其中智能工程主要包括智能建筑、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等,是智能交通领域的领军企业。银江技术:主要业务分布于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信息化、智能建筑等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在城市交通智能化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恒华科技:在智能交通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从规划到实施的全方位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深城交:专注于城市交通领域,提供城市交通智能化管控综合平台系统等各类城市交通管理应用系统,是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企业。雄帝科技:在智能交通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提供智能交通相关的软硬件产品和服务。中威电子:定位于以AI视频应用为核心的行业物联网解决方案与运营服务提供商,为智慧交通提供标准化、可复制的系统解决方案。通行宝:在智能交通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提供ETC发行与服务、电子收费服务以及智慧交通系统集成等业务。四创电子:业务涵盖雷达电子、安全电子、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在智能交通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金溢科技:主要从事智能交通射频识别与电子支付行业的应用开发,为智能交通提供射频识别与电子支付解决方案。捷顺科技:主营业务为各类出入口控制与管理智能终端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智能交通提供出入口控制与管理解决方案。(六)传媒板块城市文化传播与推广: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需要加强城市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传媒企业可以通过制作城市宣传片、举办文化活动报道、开展文化旅游推广等方式,提升城市的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城市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文化繁荣的重要方面。传媒企业可以与文化创意企业合作,开发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产品,如动漫、游戏、影视等,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城市传媒细分领域优质公司统计:传媒企业细分领域读者传媒:已形成以期刊、图书出版物为主,电子音像制品及新媒体业务为辅的综合性传媒业务架构,在国内期刊出版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分众传媒:主要业务为生活圈媒体广告,覆盖广泛的城市消费场景,是传媒企业领域的重要企业。中原传媒:以出版和数字媒体为主,是地方出版集团的代表之一,在传媒企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中国出版:以出版业务为核心,涵盖图书、数字内容等领域,是传媒企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凤凰传媒:国内大型出版发行集团,以图书出版和发行为主,在传媒企业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文化创意企业细分领域光线传媒:以影视制作和发行为主,尤其在动画电影领域具有优势,是文化创意企业领域的重要企业。华扬联众:以数字营销和广告投放为主,服务众多知名品牌,是文化创意企业领域的领军企业。蓝色光标:国内领先的广告与营销服务提供商,尤其在数字营销领域具有优势,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全面的营销服务。浙数文化:以数字文化内容和新媒体运营为主,涵盖多个细分领域,是文化创意企业领域的重要企业。汤姆猫:以互动娱乐和AI应用为特色,旗下有多个知名IP,是文化创意企业领域的新兴力量。《意见》是中国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更新与保护、效率与品质。其系列部署突出以人为本、内涵发展、绿色转型、文化赓续、治理增效等理念,必将为开辟城市工作新局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提供坚实支撑,推动我国城市在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郑重声明:本人发布此内容旨在做个人投资整理和总结,与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好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